《中国经济周刊》专访周渝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
中国国新是如何稳投资的?
2022-06-15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
《中国经济周刊》6月15日推出2022年第11期,在“高端访谈”栏目中刊载《专访中国国新董事长周渝波:中国国新是如何稳投资的?》。该文深入报道了中国国新在决战决胜改革三年行动、响应中央号召稳投资中的工作成效。现将有关内容分享如下:
今年以来,为稳定2022年经济增长,中央多次强调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今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央企,中国国新是如何响应中央号召稳投资的?在积极凯发k8娱乐真人的服务支持央企深化改革以及向中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果?《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国新董事长周渝波。
国企三年改革行动任务完成率超九成
《中国经济周刊》: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中国国新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果?有哪些独特经验?
周渝波:中国国新深化运营公司改革,以“强功能、优机制、激活力”为主线,全面推动改革提速增效,截至2022年5月底,三年行动任务完成率已达到98%。
一是围绕“一个定位”,积极支持央企改革发展。中国国新以服务央企为本位,坚持财务性持股为主,强化运营公司功能作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打造形成基金投资、金融服务、股权运作、资产管理、境外投资、直接投资六大业务板块。截至2022年5月底,累计向央企投入资金超过7000亿元。
二是聚焦“三个机制”,攻坚重点难点持续深化改革。治理机制方面,充分发挥党委在重大战略部署、重大项目投资和重大风险防范等方面的领导作用。全面推动子企业董事会规范建设和落实职权,实现修订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制定董事会授权制度、落实董事会职权等全覆盖。加快推进基金板块中后台一体化,基本实现对国新系基金的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管控机制方面,结合所属企业持股比例、功能定位、管理层级等不同情形实行差异化管控。对全资控股企业实施战略管控和财务管控;对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实施以派出股权董事为依托的治理型管控;对不控股的基金管理人,通过工作指引、公司章程和投资协议、派出董监事等进行管控。“三能”机制方面,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并在范围、标准、薪酬兑现上自我加压。实施差异化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强制分布、刚性应用,子企业负责人薪酬差距最高达5倍,总部同层级人员达1.5倍,超过14%员工未拿全薪。各层级企业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比例不低于5%。
三是突出“三力”,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突出压力传导,建立“与自己比看业绩改善、与板块比看贡献大小、与行业比看领先水平”的“三比三看”绩效评估机制,将改革三年行动纳入业绩考核;突出活力激发,金融服务、股权运作板块实行超额收益分享、薪酬递延,实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激励对象占全系统总人数的5%;突出能力提升,实施干部人才引进计划和干部人才培养行动,努力打造国有资本运营“铁军”。
聚焦“卡脖子”,助推央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中国经济周刊》:截至2022年5月底,中国国新累计向央企投入资金超过7000亿元。作为一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中国国新在积极凯发k8娱乐真人的服务支持央企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助推央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方面,有哪些独特经验?
周渝波:一是聚焦“卡脖子”。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先后直接投资了中船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中国建材等近40家央企控股项目。投资80亿元参与中船重工市场化债转股,支持加强军工船舶产业核心能力建设;联合中国航发、中国商飞共同投资建立金属3d打印技术产业化平台,为有关央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当好产业链 “链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聚焦“补短板”。瞄准央企产业链供应链上的薄弱环节短板领域,投资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影响力大的创新项目,如我国排名第一的芯片测试设备研发销售企业华峰测控、全球领先高精度定位服务商千寻位置等,为打破美、日等在芯片领域的垄断地位,增强自主可控、实现进口替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聚焦“填空白”。领投孵化一大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如三元锂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孚能科技、全球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行业头部企业旷视科技、国内人工智能专用处理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寒武纪科技等,与产业央企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形成良性协同。
2022年3月23日,中林集团与中国国新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投资合作协议。
打通央企实体经济产供销“堵点”“卡点”,助推产业链供应链走向高端
《中国经济周刊》:国新资本是中国国新旗下的一家“双百企业”,其主要业务之一是向中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国新资本是如何发挥这一作用的?特别是在支持中央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方面,有哪些比较典型的案例?
周渝波:一是在“稳链”端注重模式创新,打通央企实体经济产、供、销“堵点”“卡点”。创新推出基于“1 n”模式的反向保理业务,突破基于核心企业开展传统授信业务的局限性,将央企商业信用通过真实贸易过程,流转到链属上游中小企业,累计向中交集团、中国建筑等央企所属“新基建”领域提供12亿元反向保理融资服务,助力央企客户积极发展后备供应商,保证原材料及时获取和供应;携手中国一汽研发创新融资租赁产品服务,针对底层租赁资产承租人众多、租赁物分散、还款计划多元、档案管理繁杂等多重难题逐一破题,分阶段精准对接车辆资产,助推中国一汽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成功疏通产销链条中的“难点”“堵点”。该项业务涉及近万辆解放品牌商用汽车,有效推动央企增加销售额逾25亿元,支持中国一汽擦亮“民族品牌”。
二是在“补链”端突出精准赋能,助推央企产业链供应链走向高端。向中建材集团所属凯盛科技提供20亿元科技研发专项保理融资服务,助力其顺利实现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全流程自主化开发,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支疫苗玻璃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国际垄断;向中国五矿、中国中冶旗下的核心骨干子企业投放保理融资款3亿元,助力钢铁行业产业升级;投放16亿元融资租赁款支持中国中铁春风号、450号盾构机等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助力深圳地铁春风隧道、北京大兴机场轨道交通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服务“大国重器”显威。
三是在“强链”端汇聚资源合力,带动央企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联合32家中央企业商业保理公司、47家融资租赁公司构建资源共享、产业共振、行业共赢的央企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生态圈。携手中国中化所属远东租赁创新开发租赁保理模式,联合中国宝武所属华宝租赁设计“央租通”新产品,促进国有资本金融资源开始在央企各产业链条内乃至产业链条间加速聚集、有序流动,进一步盘活央企及其链属上下游中小企业资金流动性。搭建生态圈以来,累计实现央企商业保理、融资租赁合作交易额374亿元,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0个,每新增一笔融资款投放,即可带动央企产业链上下游6户链属企业、惠及21笔底层资产的联动发展。
截至2022年4月底,国新资本累计为56户央企所属289家企业投放保理、租赁融资款2653亿元,惠及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客户6430余户,受让底层交易资产18800余笔;为23户央企所属的50家单位转移央企财产风险逾1378.9亿元。始终保持零逾期、零不良、零违规、零风险。
把好4个关键环节防范投资风险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国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必然也面临着许多风险,其中最主要的风险是什么?中国国新是如何应对的?
周渝波:中国国新作为投资驱动型企业,投资风险是公司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一是严把投资方向关。坚决执行“四不投”(看不懂的不投、管不住的不投、够不着的不投、吃不下的不投),严格做到“五个守住”(守住轻资产运营模式、守住财务性投资为主、守住国新投资生态圈、守住产业链高端、守住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环节),切实提升投资质量。
二是严把投资审查关。全面、客观、真实开展尽职调查和收益预测,真实反映被投企业情况和投资价值;完善业务、财务、法律多维度决策支撑机制,强化投资分析论证,切实防范投资风险;严格投资审核,法律合规部门全程参与项目尽调、协议起草及交易谈判,保障各项投资活动依法合规运行。
三是严把投资决策关。充分发挥公司党委领导作用,严格程序规范,明确“四个上会,四个不上会”(即重点新业务开拓必上会、新设基金必上会、重大投资项目必上会、重要改革部署必上会,未履行规定程序的议案不上会、存在较大分歧意见的议题不上会、研究论证不充分的重要项目不上会、不涉及方向和重大调整的已决事项不再上会)。落实基金投资“两层四次”决策程序(管理服务人层面的初筛和立项决策,基金层面的立项和终审决策),强化投资决策管控。
四是严把投后管理关。明确提出“三分投、七分管”,完善投后管理制度和机制流程,探索建立专业化投后赋能平台,分类实施精准投后赋能,组织开展基金投资项目风险评估,充分揭示投后运营风险,着力提升投后管理能力,健全完善项目退出机制,统筹规划项目退出。